精彩佳文天天看(89)-回到家鄉,一樣能圓夢

【108年度第四屆《醫病心聲・新聲 徵文比賽》得獎作品每日分享】:一般大眾及醫護人員組前三名

第一名:黃偉成-回到家鄉,一樣能圓夢

我是1位醫師,離開醫學中心來到診所的醫師。

還沒當醫師之前是無法想像當醫師的感覺,直到成為了一名眼科醫師,深刻體會到助人的快樂,而我也熱愛其中。尤其選擇外科系後,更能感受到自己的力量,那種成就感、使命感難以形容。不僅能參與改善病患眼疾的過程,且當術後紗布拆掉,病患發現視力進步,滿懷笑容,家屬紛紛向醫護人員道感恩之情時,我的開心不比他們少。即使現行醫師這份職業,有過勞的工作量,也有醫療糾紛的風險,但我認為若我能為病患重新開啟眼睛這扇靈魂之窗,不只治療眼疾更能撫慰心靈,這才是我努力的目標。

畢業後直接於中國附醫體系服務,服務將近10幾年,因為醫學中心的規模與光環,致使病患特地從遠處前來求診,而且病患數也越來越多,加上我專攻青光眼與白內障,此眼疾的病患也以老年人居多。當我發現許多老年人的交通狀況比較不好,甚至好幾次遇到家鄉的病患,讓我動起了回鄉服務的念頭,直到一次契機,我毅然決然地放棄留在醫學中心繼續發展的機會,選擇回鄉服務鄉親。

回到家鄉的診所任職,將程序化繁為簡,提供當日看診當日檢查,心不需過度操心,透過手術即可恢復視力。而手術後最重要的一點是需要家屬陪同返家,這應該不是什麼大問題?至少我在醫學中心不會第一線發現這項隱藏問題。

直到今年,當一位年輕人推著老婆婆進來診間詢問關於白內障的相關事情,原以為是家屬關係,直到填寫手術同意書時,年輕人才表示,他是華山創世基金會的服務員,而楊婆婆是他的個案。楊婆婆是位獨居老人,年事已高加上伴侶早先離開,也無子嗣,一直以來都是透過創世基金會定期訪視慰問,直到前陣子楊婆婆視力不清甚至到了快看不見的地步,如果繼續惡化,發生併發症更容易失明、影響生活及後續治療。所幸創世基金會帶著楊婆婆來到診所接受治療,如今也已恢復視力。

獨居老人最渴望的就是有人常去看看他們,和他們說說話,不管聊什麼,只要有人能陪他們就行。但楊婆婆不僅到了看不清無法自理的病況也沒有親人可以敘說病痛,在無法看見的世界裡她只希望誰能幫她開開燈…而最後,我很榮幸幫楊婆婆開了這盞燈。

回到家鄉診所服務基層,真的感觸良多。以往接觸的病患都是自行前往就診尋求幫助,而現在的我也開始離開機構去衛教民眾以及配合疾病篩檢,到各個社區巡診來幫助更多人。做這些事,對我本身而言可以接觸到不會來診所的族群,反而變成我主動去發現問題。有次我到衛生所做糖尿病篩檢就遇到一位右眼幾乎全盲的伯伯,隨後也幫助他重建光明,回想如果我沒有走出機構走進社區,或許伯伯無法改善眼疾,而這種助人的成就感才是心靈最深刻的滿足。

到現在,放棄從沒有想過,要說最掙扎的,應該是當初選擇留在醫學中心或是到基層診所的決定,這對醫師而言是一個多大的兩難。但現在我很確信回到家鄉服務病患的決定是對的,老實講病患和家屬整體來說的確比都市友善,也充滿人情味,甚至還有很風趣的阿嬤跟鄰居叫了計程車就來看我的門診。以往如果有病情變化較快的個案,在都市的家屬可能會瘋狂跳針式指責醫師誤診而質疑醫師,但在充滿人情味的家鄉,經常透過解釋後家屬也都能接受,態度良性許多。而我也會竭盡本份將病患轉介到符合的醫療機構,省去家屬到處尋找醫師的焦慮,進而爭取鄉親對我的認識與信賴。

回到家鄉發現很多老人家只是對於疾病的認知不了解才演變成怨懟,醫療糾紛沒人願意看它發生,尤其是醫療人員,這都是因為醫病關係緊繃所延伸出的分歧。儘管我年輕,但經驗卻相當豐富,這也是我的優勢,加上身為彰化小孩,更沒有語言溝通的隔閡。我相信只要堅持做好每個把關,從眼睛的最前面到最後面都能夠詳細做檢查,並且持續灌輸民眾正確的衛教知識,不僅能增加醫病互信,也藉此找回醫護的本質,更期許自己持續深耕家鄉,努力提升醫療照護品質,經營良好醫病關係。

我是1位醫師,堅持留在診所服務的醫師。